很驚險的分數,糊裡糊塗的上榜,其實放榜前,都已經做好再抗戰的打算;我不聰明,也沒有真的愛上國考,它或許只是一個我可以出去可以自由的工具,但我真的很幸運,感謝主耶穌,沒有讓我最優秀,但一直以來都順順利利,也感謝家人朋友的支持。相信努力不懈的你們也辦得到。
分享準備過程,真是獻醜了! 感謝你願意花時間看~鐵杵終能磨成繡花針的!
準備期間:99年4月-100年7月,全職,有補習(志光數位學院),另有一週三天的安親班(各4小時),臨時性的代課(一個月去的時間暴少,4月就推掉不接)
我沒有特別的準備方法,就靠著一股傻勁,時間想必也沒你們花得多,但我堅持,我買的書至少要看過一遍以上,不同書的內容,發現有遺漏的,就補充在同一本參考書上;因為我看書很容易忽略小細節,我一定做題目,讓自己熟悉也讓自己注意,錯的要找出答案;我還會站在書局,坐在補習班,看書上的擬答,翻我想要的資料;考前一個月,開始整理要帶到考場的資料,也順便當總複習。
參加國考,是一個長期抗戰,真的要有毅力,不要在意別人非善意的話語,讓自己把握時間,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,書能念越熟當然就越好。
時間的分配
4月-7月 報名補習後,目標放在12月的地方特考,先上先修課(行政法、法學基礎),等待開課的同時買了親屬編的書及行政學、戶籍法二手函授,邊唸,順便參加了99年普考,其實是高雄3日遊。
7月-12月 參加地特,地特課程大致都run完一輪,當時台北市平均差了7分。
1. 上課方式:原則一、三、五上課(預約3節上2堂課),二、四、六圖書館唸書(約八九點到下午四點,原則是排前一天去上課的科目,依狀況做彈性調整,之後是安親班時間)
2. 先在行事曆日期,標上所有要聽課的進度,和唸書的科目,有代課時則會有變動,但以上課進度為主,越早上完,就有越多時間複習,儘可能不要延宕到下一週,晚上回來之後,有些慚塊在電腦上的時間很多,總是打混摸魚和一些休閒活動,但還是會上阿摩做題目。
12-5月 開始上社會工作與移民政策與法規,及上刑法與刑訴的課,讀得很挫折,高考科目還因此半途而廢(因為害怕會落到什麼都想要,什麼都沒有的窘境),真佩服那些堅持五天,又能雙榜的考生,
另一方面安排複習的進度,像排課表這樣,一天一~兩科,上午專業科目,下午共同科目、延續上午進度或複習,晚上加減做題目,或看法條,儘可能一次看完一章節,也邊做筆記,隨著課程漸漸告一段落,到補習班的時間,頂多一週兩天;以及參加M群上的討論,作業一定要按時交喔!
5月-7月 總複習與自修,因補習班在家附近新開幕,不必再搭半小時車程,且可在教室裡自修,除了安親班及外出時間,幾乎天天去補習班報到(早上9點-下午5點),不外乎就是唸書,寫申論,做題目。
各科準備
國文 63分(38+15+10)並沒有特別準備,考前練習公文,作文嘗試要背佳句,但沒幾天宣告失敗,其實也記不起來,考前幾天才在網路上、雜誌上,搜尋佳句或小故事,做分類:如學習、廉潔、勤學、節儉…….等主題,考前看,不太有效率,但期待也許會矇到一點點。
三合一 66分,這科我考不高,跟著上課,也只有做考古題。
戶籍法與移民法規 84分,選擇題,除了上課,消化補習班的資料,並做題目,讓自己印象加深,也做類似或數字的比較。
行政法 94分 先修時,上完一章節,就做林清老師的歷屆試題本,後來上陳治宇老師的課,讓我印象更深刻,我只有這科有再重聽一遍,(前後聽了3遍),邊做筆記,搭配做考古題(97-100年)。
社會工作 52分 讀到會想哭很挫折的一科,分數果然不高,感想是一本書如果真的看不下去,自己無法吸收,勇敢的換本吧!後來才漸漸能讓它留在腦袋裡,但從分數來看,效果有限。
民法親屬 77分 上課、複習,在M群上的討論,跟著進度走,多背法條,熟悉書本、法條內容,一開始參考題庫書的擬答,試著模仿書上的用詞編排,不必一模一樣,因為腦袋塞不了,而是能用自己的語言記在腦袋的,之後試著自己動手寫;當天考試,很趕,剩二十分我還有2題,只好先空個幾行,等會再補結論,趕緊寫後面兩題,最好能記得條號的就盡量寫出來,不會的也要加減寫,有寫有分。親屬編有部分與戶籍法相關,因此我念親屬編時,也沒忘記念一下戶籍法,念戶籍法,也一起念親屬,前前後後就能看了不少次。
囉哩巴唆
1.因為考科不同,因此以12月作分水嶺,考後才開始唸高普考差異的科目,其實程怡也說過,你計畫一年內要參加多少考試,就循續漸進、按部就班的唸;在有限的時間內,斟酌每科的章節內容,安排進度,努力的把書run過幾遍。第一輪,花多點時間,到二三輪以後,時間要越縮越短,我有時不會重頭開始看,會挑不熟的或重要章節先看,或遇到類似的再翻回去看;甚至到後來就很快的從第一頁翻到最後,自言自語,想想裡面的內容。
2.老實說,我的讀書方法實在不特別,常常是計畫趕不上變化,自己筆記雖作,但很少看,才準備一年,也不夠扎實,建議剛要開始投入的考生,趁專業科目還沒開多時,可以自己先買本書預習,上正課時,也會比較清楚。但我覺得多做考古題,特別是選擇題,檢討把答案與盲點找出來,其實很重要,是讓自己快速熟悉內容,找到重點的好方法。我會把自己做錯的題目、猜的,貼到word蒐集起來,接近考試時,印下來重做,對了可以劃掉,錯了用紅筆,寫些註記,再錯用螢光筆,提醒自己,多比較相類似的概念或數字。
申論題,一開始自己也很徬徨,視訊班無法直接面對老師,雖有批改服務,但一去就是一個月,寫過幾份,就沒再繳交,只靠m群上的討論和自己的練習。剛開始會看著課本,甚至一題要寫一小時以上,丟掉不少不滿意的練習紙,到後期,逼自己計時,實際寫,過程中不翻書,寫完拿出紅筆自己修改,反覆看,也想想有沒有其他的可以補充;有練習就有差,你越怕它,它就越困難。
3.一週的計畫,有些彈性時間,會比較好,才能作微調;另外適度安排一些休閒活動其實是好的(我個人覺得啦),畢竟苦悶的日子裡,沒有與外界、人群接觸,反而會越來越煩燥,所以我還是會出門、會上網、會參加朋友聚會,但還是要有所抉擇,可別本末倒置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;不管有沒有外務、工作,先定好計畫,務必努力照著計劃走,有延誤一定想辦法追上,落掉太多就重排計畫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