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:
1.私立科大營養系畢,在學時期混的誇張,畢業後考營養師執照時才認真唸書,8個月考上當時不好考的執照,發現自己還蠻會念書的,在業界工作幾年後,感覺營養師有其發展瓶頸,因此轉而投入國考,本來預定3年內上榜,但是當初考執照的成功經驗讓我評估錯誤,理科跳文科讀法的不適應、寫字速度過慢、英文國文的基礎趨近零、會唸書不代表會考試…等等等,也因此陷入苦戰。
2.全職4、5年,高考分差各為-11、-5、-3.5、-1、+1.67,前2年是摸索期,後幾年方確定方向,雖然花了點時間,但分數穩定進步,應該代表我讀的方向方法正確,但是因為先天條件的不良,所以必須多花點時間去強化專業科目來彌補所失的分數。
3.以上這些不是說我克服困難多厲害,而只是想告訴大家,即使你先天條件不好,但是只要堅定意志,用對的方法唸書,或許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但在持之以恆下終將達成目標。
4.在去年加入讀書會前完全沒有戰友,一路走來都是自己找讀書方式和參考書,花了很多心力,一步步從基礎打起,希望這篇心得可以讓還在找尋念書方向或面臨瓶頸的同學有個指引,不用和我一樣花那麼多的時間摸索,進而縮短上榜時間。
5.另外,特別感謝家人的支持和體諒,在這段漫長的路程裡,擔心我壓力太大,很少和我提到考試的事,還有妹妹下班時買宵夜餵食我,讓我半夜唸書不會餓肚子,萬分感謝~
二、成績:
國文64(46、18)
三合一58
民刑總65(25、9、11、20)
行政學80(18、16)
行政法64(13、13)
考銓40(7、16、3、14)
各國54(12、9、13、20)
心理30(2、9、16、3)
總平均56.60
三、各科準備方式:
接下來我將專業科目的學習分成三個階段,每一階段都有對應的參考書(*字為精讀本)、核心讀法,方便大家有個明確的流程可以參考,事實上讀到中階一定程度就有上榜機會,但是若還不成就往高階邁進吧。
進入高階仍要持續複習中階,並看時段調整比重,EX考完到放榜前可以以高階為主,但考前2~3個月仍以中階的精讀本為主。惟無論位於哪階段理解和精熟度還是王道。
- 國文:
(1) 作文:1~2個禮拜練習一次,我個人有設定通用的前言結論,方便我節省時間多寫一點,但最多也只能寫到3頁多一點,不過已可穩定拿到35分,。
(2) 國文測驗:這2年只錯1~2題,即使看不懂題目只要遵循下列原則還是可以挑出正確答案:
①. 找出關鍵字,直接從題目挑或從答案反推題目中的相關字
②. 從答案反推瞭解題目內容
③. 刪去極端的或不好的答案
④. 刪去不合理的答案
⑤. 挑答案裡最不合群的
- 三合一:憲法和法續憑法感,英文悲劇~很歡樂的一科
- 行政學:
(1) 書本:
①. 葵花寶典-程明(中)*
②. 宋文課本濃縮的筆記(中)*
③. 經典申論-宋文(高)
④. 題庫班講義-陳真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:理解(上課)
②. 中階:用筆記或口訣來熟記小標,小標係本科評分重點,答題時小標寫出基礎架構便成型,加上前言結論形成完整的申論。
③. 高階:強化細節的精準度(小標後續的論述,而非僅憑理解去說明)、寫出更好的前言結論。
(3) 高考趨勢:高考以考古題為主,每年必定一題以上。
- 行政法:
(1) 書本:
①. 申論百分百-林清(中)*
②. 題型破解-周董(高)
③. 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-兀突骨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:理解、法條。
②. 中階:精熟基本題型的必寫內容。
③. 高階:廣泛閱讀實例題,提昇審題能力(理解高階讀本的解題邏輯即可,而非細部內容)。
(3) 高考趨勢:過去幾年偏簡單,未來可能實例題出現機會會提高。
- 心理學:
(1) 書本:
①. 題庫-程薇(中)*
②. 題庫-陳克強(高)
③. 讀實力-喬伊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:理解。
②. 中階:背熟專有名詞,心理答題主要是專有名詞的堆疊,要特別注意用字的精準度,憑理解去寫容易被扣分,定義可用在前言。
③. 高階:增加廣度來強化結論及補充課本沒有的東西。
(3) 高考趨勢:近年重點在諮商心理治療,今年就佔了40分。本科如果出實例題實在難以應付,且出題改題常有嚴格情形,投資報酬率低,要有花時間準備卻拿不到好成績的心理準備。
- 考銓:
(1) 書本:
①. 恐怖猜題-阿公(中)*
②. 讀實力-李齊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:理解、法條。
②. 中階:背熟基本內容是重點,另外也要針對各個主題的過去未來發展、優缺點、改進方式做強化。
③. 高階:恐猜有些題目的架構並不是很好,試著參考李齊課本調整架構,並將中階所讀的發展、優缺點、改進,寫入前言結論,亦要針對實例題做練習。
(3) 高考趨勢:去年題目出包,今年擺明出實務題避免出包,未來待觀察,但普考已往實例題走,不排除高考未來實例題比重會增加。
- 各國:
(1) 課本:
①. 阿公課本濃縮的筆記(中)*
②. 各國人事制度-許南雄(高)
③. 各國人事制度新趨勢-王有仁(高)
④. 網路相關各國報告資料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-理解、作筆記。
②. 中階-背熟筆記內容、比較各項目各國間差異。
③. 高階-多收集新資料、讀熟許南雄的課本、找出各版本翻譯名稱的差異。
(3) 高考趨勢:
去年許南雄課本出4題,今年出3題,雖然有預測到會出許的,但沒想到還是出那麼多題,可惜也還沒讀熟,明年進入觀察期,因為出題者很少連3年同一人,但如果許的題目還是很多,那這就是出題老師共通的出題方向,未來各國的出題方向就會穩定。
也要注意如果出現考古題,可能是過去2題考古題的合併(EX今年第4題),應該是為了避免出一模一樣的題目才這樣搞考生。
- 刑總:
(1) 課本:
①. 教戰守則-李允呈(中)*
②. 經典題型-金律師(高)
(2) 讀法:
①. 初階:理解。
②. 中階:定架構、熟記爭點及搞清楚爭點該丟哪裡。
③. 高階:強化審題及判斷能力(理解高階讀本的解題邏輯即可,不需執著於詳細的內容)。
(3) 高考趨勢:無特別趨勢,但歷來改的較鬆,投報率不錯,放棄的話可惜。
- 民總:
(1) 課本:
①. 題型破解-綺夢*
②. 補習班題庫-裕樹*
③. 惟法論-賴農惟
④. 民法概要-王澤鑑
(2) 讀法:對本科實無特別的想法,雖然基本內容讀得很熟,但分數常呈現M型化的情形,
主要是因為本科常會出現千奇百怪的生活型態題目,對於非本科系的考生,在審題的判斷會造成困擾,偏偏目前市面上我找不到適用的參考書,因此分數高低很吃臨場判斷。
- 注意事項:
(1) 在什麼階段,讀什麼樣的書,切勿操之過急,會害死自己。
(2) 考完到放榜前才讀新書,考前幾個月決不碰新書(從沒看過題庫書的除外)。
(3) 把新書裡精讀本所沒有的東西,濃縮寫進精讀本或筆記裡,以後複習時讀精讀本,就等於同時複習了2.3本書。
(4) 很多人說一本書主義原則上沒錯,但是那是因為讀到中階一定程度就有上榜機會,可是若還是上不了的話,那就有必要擴張讀書廣度,往高階讀本邁進,但還是以自己的精讀本為核心。
四、申論寫法:
初階:
(1) 學習基本事項:包括字數、上下左右間隔、基本架構、版面整齊度。
(2) 學會如何切段落(遇到句號就可以考慮是否可分段)。
(3) 以抄寫、濃縮為主。
(4) 新手參加讀書會請以手寫為主,用電腦打字是無法調整上述的基本事項的。
中階:
(1) 試著寫得比擬答更好:EX找資料補充、修改擬答的錯誤或架構。
(2) 強化前言結論:基礎在精熟和廣讀,並抓住每科特性,EX心理可用定義來做前言。
高階:簡寫架構及關鍵字,持續大量練習,每題5~15分鐘。
五、結語:
宋文老師說過,考國考像等公車,我到覺得像是坐火車,當你決定投入時就已經上了車,只是有些人坐的是自強比較快到,有些人坐的是電聯比較慢到,有些人不耐久候中途下車,有些人撐到了終點站,所以只要你用對方法,別北上坐成南下,專心一致耐住性子,最後一定會到達終點站。